声乐教师培训课程

来源:本站   发布时间: 2019-11-07 15:15:15   浏览:2064次  
声乐教师培训课程
1、课程的性质与地位
《声乐》课程是音乐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。它是训练学生掌握一
定的科学的发声方法、 技巧和歌唱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必修科。 本课程适用于全
系声乐主专业的学生。
2、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
(1)教学目的:本课程从音乐表演专业出发,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
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,能分析、处理一般声乐作品,有一定的演唱表演能力,
使其胜任文艺团体表演、群文辅导及中小学声乐教学等文艺工作。
(2)教学基本要求:教学贯彻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 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
用”的方针,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。既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,又注重歌曲
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。教师应按照大纲规定,从学生实际出发,因材施教,遵循
循序渐进的原则。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 运用启发式教学, 尽可能使教学与
艺术实践相结合,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践,提高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。
3、课程体系与教学时数安排
本课程课时安排为五个学期,分三个阶段,共 83 学时。每期每周 1 学时。
具体分配是: 1—2 学期 32 学时; 3—4 学期 34 学时; 5 学期 17 学时。 1-4 学期
每学期采用小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; 7 学期采用个别课的授课方式,对
学生进行侧重性的教学。课时具体分配如下:

4、教学与考试方式
课程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, 讲座、社会艺术实践等为辅的多种教学方式,
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。
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每位学生单独上台观摩的形式, 并制定评分标准, 所有
声乐专业老师统一打分。
二、课程内容
第一阶段:声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训练
教学要求: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知识, 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及演唱能
力,进行基础性教学。
教学重点和难点:
1.要求有正确的歌唱姿势、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,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习
惯。
2.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。
3.以自然声区为基础,着重中声区训练。
4.力求做到喉头稳定,发音自然通畅。
5.用普通话歌唱,吐字基本清楚。
6.曲目数量:中国作品 6—8 首、外国作品 3—5 首。
第二阶段:声乐专业知识的加深
教学要求: 在前一学年的基础上,加深专业理论知识,进一步加深基础理
论知识,提高技巧技能,更准确地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,加强专业性培养。
教学重点和难点:
1.讲述声乐基本理论知识。
2.学生基本上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。
3.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,适当扩展音域,声区基本统一。
4.发声连贯、流畅、圆润。
5.做到语言清楚、字正腔圆。
6.巩固所学知识、技能,较完善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。
7. 气息有一定控制能力,有控制地运用气息进行歌唱。
8 培养学生控制音量、变化音色的歌唱技巧。
9 学生有独立分析、处理歌曲的能力。
10. 曲目数量:中国作品 6—10、外国作品 3—6 首。
第三阶段:声乐技能技巧的进一步提高,注重专业性培养
教学要求: 在前两学年的基础上,提高技巧技能的训练,进一步扩展音域
,更准确地声情并茂地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,加强专业性培养。
教学重点和难点:
1.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,进一步扩展音域。
2.能演唱难度较大、风格较多的歌曲。
3.在教师指导下,能声情并茂地塑造较完整的艺术形象。
4.曲目数量:中国作品 3—6 首、外国作品 1—3 首。
三、参考书目
1.《声乐作品集》中国作品第一、二、三册,人民音乐出版社
2.《声乐作品集》外国作品第一、二、三册,人民音乐出版社
3.《声乐实用指导》,潘乃宪,人民音乐出版社
4.《美声唱法歌曲大全》,山西教育出版社
5《民族唱法歌曲大全》,山西教育出版社
 

<返回列表

相关链接

联系我们

 
关于我们
全国社会艺术教育行业人才培育平台主要业务范围:学习、交流、推广、传播世界经典音乐剧剧目;创作、制作、演出、宣传、组织交流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;培养、团结、支持中国音乐剧人才的成长与发展;举办国内、外有关音乐剧的理论研讨及剧目展演活动。
 
关注我们

主办单位:中国音乐剧协会艺术教育发展委员会平台 版权所有:中国音乐剧协会艺术教育发展委员会平台网站 京ICP备14021604号-12